为期半年的“青蓝工程”培训,20余次的集中学习、多次的小组研讨、百余篇的学习资料,内容涵盖了如何备课、如何站稳讲台、如何科研、如何写好资政文章,如何做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等方方面面,其核心始终围绕科研和教学两大主题。专家教授们的授课分享有干货、内容有深度,授课风格不一,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,即聚焦某一领域、长期深耕积累,对自己所讲内容、所授专题真研究、真懂。这次培训让我深刻感受到,科研是党校教师安身立命的基础,要始终坚持“学思教”贯通的科研理念。
以研促学:深化理论学习
从“学校门”进入“党校门”的我,总认为党的创新理论就是党史、党建、马列等方面的内容,而进入党校后,发现这是一种刻板印象。然而即便意识到之后,仍然存在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不系统、不深入的问题,导致理论学习浮于表层,难以入脑入心。科研如同一把钥匙,能够打开理论宝库的大门。青蓝工程的集中学习,使我明白了应该基于专业学科背景、找准一个方向,牟定一个目标,从熟悉的内容和擅长的领域开始,从一个论点到一个观点再到一个理论,在梳理中总结,在总结中提升,在提升中提炼,以此循环往复,在深入研究中推进理论学习走深走实,内化于心。
以研促思:培养独立见解
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科研不仅是一种求知的过程,更是一种思考的方式。理论学习如果只停留在复述他人观点的层面,发现不了问题,还不能称之为内化与转化。“青蓝工程”多次培训授课,提到了很多关键词,如积累、熟悉、自信、专业、创新等等,我想这些都是建立在问题导向的思考之上的,如此方能形成对理论和问题的再认识、再发展、再创新。例如,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人口形势变化与人口思想创造性转化的必然要求,但是讲人口也要跳出人口,从社会矛盾转变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背景来审视这一议题,做整体性思考。
以研促教:实现教学相长
科研与教学并非孤立存在,而是相互促进、相辅相成的,科研可以为教学提供案例,教学中的新问题又反过来激发对科研的深层次探索。授课老师们言之有理、言之有据,让人信服的不是PPT多么精美、动画多么绝妙,而是结构严密的内容安排,以及对所讲内容娴熟的驾驭能力,我想教学相长就是如此。我自己在准备《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》课程时,也尝试将关于国际国内人口发展形势、湖南人口变化、民族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内容、数据、案例纳入这门课程之后,得到了部门老师的肯定,课程的内容更充实,而且是自己长期研究的成果,结果也更加有说服力。
通过“青蓝工程”的学习和培训,我更加深刻认识到科研是党校老师站稳讲台的关键抓手,在党校教师工作中有不可替代性。在未来的工作中,我将继续秉承“以研促学、以研促思、以研促教”的科研理念,立足自身专业学科属性,不断深化科研与教学的融合,持之以恒讲好身边事,讲好专业事,讲好湖南事,讲好中国事,为党校高水平课程库和师资库建设贡献专业力量。
作者:毕忠鹏(“青蓝工程”第五组学员、青年与社会建设教研部教师)